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4-12-21 19:36

与对联有关的那些事(兼忆故去的爷爷、父亲和老狗)

春节前,央视网与中国楹联学会举办了马年春联征集活动,作为爱好者,我也积极参与,最后仅是推荐的一副对联名列100副“历代优秀春联”中,有些欢喜,也有些失落,又想起了与对联有关的一些往事,感慨不已。
我本生自农家,但家长们一向重视教育,子弟鲜有文盲,每每过年或者红白事,都是自己写对联,虽然联语与书法都难入方家眼,却也可以自娱自乐。因父亲尚有弟弟,我家分出挺早,新家在村边上,为防安全,养了一条小狗,和我生年相近。
自我记事起,好几年的春联都是爷爷写,裁好红纸,在茶碗里倒上墨汁,有时候用毛笔,有时候用一个小刷子,爷爷的字很工整,很规范的颜楷,宏厚端庄,和他的为人一样。他总是从珍藏的数本老黄历上找合适的联语,每年都写两副,一副贴老家,一副贴新家。后来的春联常常是小叔写,小叔的字很硬气,竖划长而直,有些柳体或者欧体的味道,很潇洒,但时常会有几个字被写坏,不像爷爷的字那样很稳定。
再后来,哥哥和我慢慢长大,也开始喜欢上书法、留意起春联了,家里的旧报纸和不用的旧书上非要用毛笔写满大字之后才肯卖掉或扔掉,母亲也每每曾为找不上一张干净的报纸包东西而埋怨。有时还曾用从那条小狗长成的老狗身上剪下的毛做成的狗毛笔在水泥地、水泥墙上蘸水写,或者蘸墨在废报纸、废书上写。之后的时候,每到春节临近,便把废报纸和墨盒摆上茶几,开始练字、撰联语、草写。父亲、哥哥和我,为了春联词和字的好坏而互不服气,争论不休,而母亲也总会加入其中,说你们父子们磨蹭几天连一副对子写不出来,还不如我写算了。其实父子们的联语也还都可以,字也还都不是很坏,只是差别不是很大,所以互不服气。父亲钢笔字很漂亮,毛笔字略逊些,工整而拘谨,说不出像谁的,哥哥的字开张而潦草,略有些于右任的笔意,我因为临帖耐心不足,稍逊一些,但有时也会写出几个漂亮的字来。还记得我所撰的第一副联语是:“醉辞千年寒梅雪,笑迎世纪新柳露。”是2001年春节的时候,哥哥写的,贴出后,每来拜年的亲戚,到大门口时就不断捕捉他们对春联的眼神和评语。现在看来还很稚嫩,当初却很有些自豪气。然后每年过年,废报纸和墨盒都会摆上茶几,父子们又是争论不休,母亲也还会不屑地想自己动手。有时候用父亲的作的词,有时候用哥哥的,有时候用我的,有时候是几个人一起作的,字有时父亲写,有时哥哥写,有时我写,大抵是我作的词多些,哥哥写的多些。
之后的那个春天,父亲因意外猝然离世,全家悲痛欲绝,守孝期间,过年就不再贴春联。再后来,哥哥从工作的外地回来办婚礼,到了一扫家庭多年阴霾的时候,我和小叔便开始张罗写对联,每间房门上都要贴。其他的已不愿太过计较,可是对于堂屋立柱上的那副,却总不满意,最后是我作的联语,叫做:“俊郎聘佳姝,演举案齐眉;吉日迎盛亲,话桑麻峥嵘。”字是由爷爷亲自捉笔所写,当时的措辞造句,现在看来还是多有斟酌处,但当时却是投注了许多心力的。一年多以后,爷爷也作古了。期间,为我家看门守户了二十多年还为我贡献许多狗毛来做笔的老狗也终于结束了它的生命而安息了。
之后的几年里,因为哥哥在外地就业定居,我又在邻省工作,春节有时在这儿过,有时在那儿过,却没有了写对联的心气,要么不贴,要么贴一副买东西时随赠的来应下景,算是在过年。而每当这时总会想起当年的点点滴滴,一家人四口人已经变成了少了一个,母亲跟着我们兄弟飘来飘去,四人两界,散落三地,孤坟凄凉,任凭风雨。
今年春节前,看到了马年春联征集活动,我又有了些心动,投了几副,其中的一两副似觉有问鼎可能,最后结果公布,略有些失望,但认真读过,确实也发现了人家们的高明之处,心里也服气了。欣喜还有一副下乡途中发现的“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入选100副“历代优秀春联”,也算是对我的眼光的认可,可略慰心怀。只是不禁又想起作古了爷爷、英年早逝的父亲以及和我同龄如同家人却已阴阳两隔的老狗时,心中又再一次唏嘘不已。
作者:魏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对联有关的那些事(兼忆故去的爷爷、父亲和老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