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4-12-18 19:25

越乡对联鉴赏——品味对联背后的故事

对联,言简意深,凝结诗的韵律,不仅给人带来文学上美的享受,而且背后蕴含的名人故事和文化遗存也颇富趣味,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雅俗共赏的文学奇葩。
一、古代浙江第一长联
伟哉公!殆衡岳降灵乎,溯壮岁投笔从军,是入关景略,是杀贼修期,是平苗孔镛,是磨楯荀济,尤莫若烽火倥偬,是杜老吟诗,每饭不忘君父,廿年巾需次宦途,浩浩落落其襟期远出风尘,别无长物,只玉华留剰一编,挂帆自镜水飞来,怀剌灭正平之宇,奉舆无潘岳之亲,刚看竹马欢迎,喧传郭汲,待使君判事余闲,好向子猷桥畔,仲若堤边,分付奚奴拾佳句;
悲夫民!其云霓失望矣,自我候下车莅治,如刘宽用刑,如信臣折狱,如萧何约法,如张汤剔奸,更欲为士林培植,如文翁化蜀,有心计及膏油,数日前叨陪讲舍,恳恳勤勤于吾辈洞开肺腑,如此好官,在剡川未竟两月,飞舄傍君山归去,王褒废蓼莪之章,惠连杳池塘之梦,可奈芦帘步韵,盼断孟光,闻此日噩音递到,忍从九嶷峰头,三湘江上,凄凉故国远招魂。
这是在嵊州图书馆发现的一副276字的挽联,作者是马履鉴,收录在《四山响应录》一书。
《四山响应录》于光绪年间刊印,是为纪念为政清廉、卒于任上的嵊县知事石治棠,书中收录了当地文人章毓才、茹鲁、赵荣恩、商宝慈、郭庆嵩等数十人的诗、文、联。石治棠,字紫林,湖南永州宁远人,年轻时投笔从军,擅长写诗,著有《玉华堂诗钞》。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一日莅嵊,至十月十九日因劳瘁过度病死,前后不过50天时间,其间,他下南乡,再东乡,遍访民间疾苦,除苛政,惩猾吏,列禁积弊,约法十六则,榜诸通衢,做了不少好事。可惜如此好官,却不幸病死,年仅54岁,嵊州百姓为之垂涕送葬;当地文人纷纷作诗、作文及作联,以致悼念,众多诗文中一副马履鉴撰长达276字的挽联,堪称古代浙江第一长联,比已知第一长联260字清代过鏊撰的《题嘉兴南湖烟雨楼联》还多16字。
二、遥祝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
不屈不淫征气性;敢言敢怒见精神。——《新华日报》社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合贺
抗战期间,马寅初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中国银行顾问、中国经济学社社长等,着重研究中国战时经济问题。针对当时“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的情况,马寅初多次公开发表演讲,抨击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要求开征“临时财产税”,并提出从孔祥熙、宋子文开始。同时,曾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不是民族英雄而是家族英雄”。此举引起了政府恐慌,惹恼了蒋介石。蒋托辞派马到第三战区考察经济,命宪兵将其逮捕,监禁于贵州息烽集中营。
1941年3月,重庆大学商学院学生在中国共产党和民主人士的支持下,借庆祝马寅初六十寿辰,掀起了“祝寿运动”,并在《大公报》《新民报》连登三天举行“庆祝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启事,《新华日报》也发了消息,启事中有意把“庆祝”改为“遥祝”,暗示马寅初被捕不在重庆,以争取全国舆论支持营救马寅初恢复自由。
三、赞“富贵不忘济贫”的乡贤金禄甫
庞眉皓首,聚至一百人,饘于是,鬻于是,矍铄同堂,良亦煕朝小祥瑞;
仁粟义浆,积成三万贯,父作之,子述之,拮据两世,允称菩萨大慈悲。
这是著名学者俞樾为“富贵不忘济贫”的嵊州乡贤金禄甫所创办的嵊县金氏养老堂撰写的对联。后面有注文:“堂中额养老者一百人,筹备经费至三万缗有奇,乃金君禄甫,承其父孔昭君遗意而成之者也。”
金禄甫是清末崇仁人,早年以补鞋为业,后在绍兴平水镇开设鞋铺,所制的“钉靴”牢固美观,深受用户欢迎。后以上海、平水两地为据点,与人合伙经营丝茶,在平水、汤浦、登岸等地开设泰昌、兴昌、鸿润昌等六个茶厂,又在嵊县、诸暨、绍兴、上虞等邻近县城开设茧站18处,成为海上巨商。
可金禄甫富贵不忘济贫,晚年返乡后接管由父亲金昌运创办的“金氏养老堂”,收养孤寡老人,深受乡人赞颂。
此外,金禄甫还置办了一所“因利局”,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给贫困者。每至隆冬季节,还开办规模盛大的施粥厂,布施附近饥民。施粥厂墙上还有一副很有人情味的对联:
同是肚肠,饱者不知饥者苦;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四、别样风情的越剧对联
升平世界倒也清雅;
歌舞场中还是的笃。
这是嵊州人竺鸣涛为祝贺升平歌舞台开馆所撰写的对联。
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上海是越剧的发祥地。1919年冬天,开元人周麟趾率“小歌班”男班四十余人三进上海,在海宁路新疆路口重建华兴戏院,更名升平歌舞台。
竺鸣涛(1896-1969)字明道,浙江嵊州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二期学员,国民政府军委会办公厅任第二、三处处长,第三厅总务处长,后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中将参议。
可以说,上世纪30年代越剧在上海站稳,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势头,与嵊州老乡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幅对联不仅体会到竺鸣涛对越剧的喜爱,更呈现了越剧人恪守“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的信念。
有关越剧的还有一副著名剧作家田汉送尹桂芳的对联:
桂子香飘怡红院;
芳名永暎汩罗江。
这是称赞越剧艺人尹桂芳在苏青编剧的《宝玉与黛玉》《屈原》两部戏中,成功塑造了贾宝玉和屈原的艺术形象。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顾名思义,又被称为对联的楹联非常讲究对仗,所谓“对”,就是上下联的字数相同、断句一致,而且在词句的性质和含义、语音的平仄等方面都要有对仗。所谓“联”,就是上下两联思想内容或是紧密联系,或是相互照应,融合成完整的意境,表达出完整的思想。一些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还会有横批。一般对联的标准,要求词性上“实对实、虚对虚”;平仄上和律诗的颔联、颈联相类,多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格来处理,上联以仄声结尾,下联以平声结尾。一般认为,对仗越工整的对联越具艺术美
楹联的起源,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于公元964年在桃符板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句子,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对联。徐国兆认为,从本地采集来的现有资料看,至少起始于南北朝时期。康熙《金庭王氏族谱》记载有南朝齐王衡撰写的对联,“至道鸿濛,修仙必捉无毛虎;灵湫沸远,度世应飞不翼龙。”徐国兆认为这是已知中国最早的对联之一。 宋朝时期,对联得到广泛且迅猛的发展。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被称为“对联天子”,他非常喜欢对联,曾经于除夕夜下旨,命城中各家均挂春联一副。在行政干涉下,原本就颇受民间喜爱的对联,在明朝十分盛行,清代则是楹联文学的全盛时期。南怀瑾先生甚至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乡对联鉴赏——品味对联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