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月枫影 发表于 2022-10-20 22:16

玲珑阁第二十二讲作业讲评

玲珑阁第二十二讲作业讲评
我记得有人曾问过我,说为什么不喜欢长调呢

后来我说了,因为因为词开始以婉约的姿态的姿态出现

从花间词一直到北宋末

这时候的人多以短小的词牌为主

又加上当时的时代,词坛人才辈出

社会还算是安定

南宋的词以历史矛盾的刺激下,文人多是开始了长调的创作

所以人多是会喜欢北宋的词的

还有个原因,现在网上玩诗词的多是女性。

所以现在词宗南宋的很少了

但是当代词坛大家天津的王蛰堪先生就是词宗南宋的代表人物

所以很少能看到王先生的词有过多的儿女情长

王先生师从近代的寇梦碧。现在寇门弟子不少。

我知道的就有不少,多是第三代弟子了。

我们学词,不过于强调南北宋之分的。

我们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长调,这时候回顾一下学习过的中调,或许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所以我上节课留了个练笔就是写中调

青玉案的

青玉案的案,这个字现在好多人都说应该读晚字音

其实这个未必对,

我们知道了即可

下面我们就来看下青玉案这个词牌

词牌名《青玉案》来源于汉代张衡《四愁诗》中"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句。张衡是河南南阳人,南阳独山出青玉。玉质地细润,色青似水,与翡翠色接近,在汉时名闻天下,故后人认为张衡诗中"青玉案"应是南阳所产青玉碗,这也是青玉案的案这个字读碗字音的由来

青玉案这个词呢,有两首比较出名的
一个贺铸的,另一首是辛弃疾的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采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宣委:幸福丫头 @D08-玉瑶 看到了吧。是压的仄韵,但是是上去结合使用的

贺铸也因为这词有了个绰号,贺梅子

当时词人闲居横塘,写的是一段单相思。开头三句,借洛神故事,回忆在横塘的一次艳遇。词人神魂颠倒,要随佳人而去,并且知道了她的居所,但只有春风能入。下阕开头仍用《洛神赋》故事,词人期待再遇佳人,但佳人不至。只得题写断肠诗句。要问此时愁有多少,真好像一马平川的衰草;像漫天飞扬的柳絮;也像江南梅雨,无有止期。结句以一串博喻写“闲愁”,使得“闲愁”更加具体可感。将无形的情化为有形的物,形象具体。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大家比较熟悉了

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下面我们来看下大家的练笔

青玉案,以秋思为题,不限韵

秋思是什么,是秋天的思念,秋天的哀愁,秋天的相思等等

青玉案.秋思(格二)
文/迎春雨
西风瑟瑟长亭路。但时见、离鸿去。老树凄凉谁相顾,暗灯寒舍,晚风入牖,掩泪情思处。
夕阳西下无能驻。遥望天涯起悲绪。正是伤心秋日暮。三山枯叶,一川流水,尘念何如诉。

春雨兄的作品,

从词的节奏上来看,都押去声韵,这样就会影响词的节奏

春雨兄的词,如果能上去韵字结合使用。少些写实的句子,会更好

西风瑟瑟长亭路。但时见、离鸿去。老树凄凉谁相顾,暗灯寒舍,晚风入牖,掩泪情思处。

上阙是写所见,看到在西风中远去的鸿雁,

然后笔锋一转写到了老树凄凉,寒舍孤灯

这个画面的跳跃稍微大了些

中调的写法,在写景中要藏入情思的。中调的节奏也要用韵字的来体现。例如 上去结合使用

谁还记得四声的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高起高收),
上声高呼猛烈强(低起高收),
去声分明哀远道(高低适中),
入声短促急收藏(一发即收)。

平上去入

虽然入声字的发音,我们大多不会了。

我就记得平上去入

但是据我所知,清逸应该会的

浙江的方言里,还保留着入声的发音

押韵仄声韵,一般两个情况,一个是押韵入声韵,例如满江红,忆秦娥这样的词牌

还有一种就是上去结合使用


夕阳西下无能驻。遥望天涯起悲绪。正是伤心秋日暮。三山枯叶,一川流水,尘念何如诉。

我们再回到词上来

春雨兄的词,上阙的写景没有给铺垫好,过片的时候,又忘记了上景下情,过片的时候应该首重抒情的

所以这词初看不错,但不耐品

从词的写作上来看,还停留于按谱填词的阶段。虽然词韵味不错,但不足以打动读者

青玉案●秋思
文/渔舟唱晚
西风萧瑟斜阳暮。恨次第、征鸿去。独看长空生玉兔。寒晖转影,黄花泣露。人面知何处?
宵深更觉销魂苦。望断天涯冷清路。山水苍茫云暗度。朦胧柳色,迷离南浦。远寺声声鼓。

西风萧瑟斜阳暮。恨次第、征鸿去。这恨次第,稍显急躁了些

这个时候的情感节奏或者说从描写上来说,这个恨字出现的不合时宜了。

从写景上来说,才写到西风萧瑟斜阳暮,应该接着写所见

独看长空生玉兔。秋天的月亮哪里会这么快就升起

生玉兔,还是升玉兔?

这独看一句,感觉不合适

寒晖转影,黄花泣露。人面知何处?这几句到不错

考虑这玉兔一句该换个什么景

宵深更觉销魂苦。望断天涯冷清路。山水苍茫云暗度。朦胧柳色,迷离南浦。远寺声声鼓。

朦胧柳色?

这是秋景,秋天的柳还能用朦胧么
萧条柳色,苍茫南浦,远寺声声鼓

或者用萧疏柳色

渔舟兄的押韵选择不错,在结尾连用两个上声韵字

押韵的韵字选择和情感起伏要完美契合

古代说词的韵字就是节拍处

这词如何来唱,我们都不知道了,但是要知道词还保留这音乐性,就是词的节奏

青玉案
文/荷月枫影
秋深影瘦汀州晚。赤乌坠、闻歌啭。恰似当年君在畔。荻花吹白,情浓语软,一段人间暖。
前尘每忆心丝乱,旧曲回旋泪容满。咫尺无缘云脚远。西风渐紧,残霞又散,寒水过孤雁。

从荷月的词可以看出,她用心写了。对词的节奏感掌握的还不错,尤其是对韵字的选择上

秋深影瘦汀州晚。赤乌坠、闻歌啭。恰似当年君在畔。荻花吹白,情浓语软,一段人间暖。

上阙写的是,太阳下山,在汀州处停到了歌声,想到了当年

这个过渡的太直接了

赤乌坠、这句多余

恰似一词太硬,

用恍若

如何

前尘每忆心丝乱,旧曲回旋泪容满。

过片不错

咫尺无缘云脚远。西风渐紧,残霞又散,寒水过孤雁。

西风残霞寒水过孤雁。这几个景好像不能体现出心情吧

这词是听到了歌曲想到了过去的一段回忆

下阙是感叹无缘

那么后面该写的是,歌声渐渐的消散,这些记忆就好像过水的飞燕一样

孤雁,略不合适。是说明还不能忘记过去

青玉案.秋思
.和田玉.
层林又染红枫树。更惊起、鸢飞舞。山色斜阳谁共睹。亭台曲径,倚楼暮鼓。心底偏孤苦。
竹声摇影频频数,闻得花香有千缕。相约有期寻野坞,木兰未老,花容未窳,十里金秋雨。

不过我要问的事十里金秋雨是指什么

这个孤苦,和全词情感不协调啊

亭台曲径,倚楼暮鼓。心底偏孤苦。

这个愁不对
咋看都是一首写秋景的词

下片是写竹影花香,这木兰还在开房,木兰花还没有败

这些和雨都没有关系

我觉的这词的主题情感,应该定在写喜悦的情怀上

写出人即使到了中年,还应该有

某种情怀,或许会好些

竹声摇影频频数,闻得花香有千缕。相约有期寻野坞,木兰未老,花容未窳,十里金秋雨。

这样看这词下阙不错,上阙就那孤苦,不协调了

考虑用鹜字韵,试试

青玉案秋思
西风夜雨寒蝉叫,倚窗立、何时了。井畔梧桐声杳杳,曲终人去,阴晴难料,试问谁知晓。
梦回昨日枫林道,鬓上簪花胜年少,雅意歌吟情未老,兴来同酌,醉时同蹈,日夕开怀好。

猫兄的这词不错的。写出了老年人的心态。

。井畔梧桐声杳杳,曲终人去,阴晴难料,试问谁知晓。

改一字,试问,不如用莫问

。井畔梧桐声杳杳,曲终人去,阴晴难料,莫问谁知晓。

兴来同酌,醉时同蹈,朝夕开怀好。

再改一字

猫兄的这词胜在情怀上了啊

青玉案·秋思
文/轻风呢喃
秋来最易生愁绪。更偏是、潇潇雨。羸弱垂杨空楚楚。亭台静寂,斯人已去,余恨无从诉。
也曾笑作鸳鸯侣。一纸柔情不相误。怎敌徒然生变数。寒檐滴泪,黄花无主,只有西风语。

感觉是失恋的味道哈
好久没读过这类词了

亭台静寂,斯人已去,这里用远去最好

余恨无从诉。这句 哀怨同谁诉?无人诉

总的说来,不错。稍显粗糙了些。

不过久不写作业,偶尔的写下,还不错

青玉案 文/玉瑶
斜晖脉脉清波漾,锦霞跃、西风唱,碧水青天相对赏。悠悠香桂,喳喳鹊嚷,何处琴声响。
溪流柔缓心胸畅,似见前方绿纱帐。若问此时情怎样,几分自得,几分豪爽,尽做风流状。

玉瑶的作品。总的说来还不错。

但是

这词咋有了流行歌曲的味道

看来是平时读词少

词里应该是第一人称所写,但给人的感觉是这词少了个“我”

只是语熟哦

建议你还是先从诗上学起
先把绝句学好了,再说其他

青玉案 秋思
清逸。
庭前落叶风迎弄,叹息处、无人懂。曾染春光枝上捧。殷勤作色,翠华凝重。脉脉牵心动。
晓霜天气还窥宋,惜隔生涯未成拥。唯借雁声传绮梦。一泓秋月,唯君与共,许我相思种。


风迎弄,迎风弄?风中弄?风前弄?

都可以,但是这风迎弄不妥

清逸。 21:27:30
风吹弄,落叶飘零

风吹弄也可以

叹息处、无人懂。这里要用谁人懂

曾染春光枝上捧。殷勤作色,翠华凝重。脉脉牵心动。

脉脉牵心动?

脉脉不能说是叶子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一般多是这个意思

晓霜天气还窥宋?窥宋是什么意思呢

清逸。 21:33:14
东墙窥宋,意指心上人吧

惜隔生涯未成拥,惜隔不如用隔了天涯

唯借雁声传绮梦。一泓秋月,唯君与共,许我相思种。
唯借,不如用借得雁声好

其他没啥了

清逸呀,今天的词可写的太仓促了

不会是上课前写好的吧

才写好的吧

感觉今天的词可不见功底哈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咱们相约下周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玲珑阁第二十二讲作业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