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3-6-19 08:33

词征 [清] 张德瀛撰 卷三至卷四

●卷三○词不能舍音韵  乐记曰:声成文谓之音,声出而音定焉,音繁而韵兴焉。论其秩序,则音居先,韵居后。若舍音韵以言词,匪特戾于古,词亦不能工矣。  ○音律本于人声  刘彦和声律篇云: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含宫商,肇自血气。惟词亦然,高下洪细,轻重迟疾,各有一定之响。解人正当于喉吻间得之。  ○唐宋人制词无韵书  齐永明时尚声韵之学,周?撰四声切韵,沈隐侯撰四声谱,曩尝求其书读之而不可得,盖二书本未传于世也。然平上去入,互相通转,群经有之。其见于毛诗者,尤不可枚举。当发言之始,期合天籁,非拘牵于声韵者。故唐、宋人制词,别无韵书,而韵寓焉。陈献可云:词曲起,则律吕即在词曲之中。[语载陆清献三鱼堂剩言。]然则制词,而必求诸韵书,非其旨矣。]段懋堂六书音韵表云:古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上与平一也,去与入一也,上声备于三百篇,去声备于魏、晋。愚谓段说亦概举之词耳。实则三百篇未尝无去声,魏、晋未尝无上声也。]  ○韵书分部  隋、唐韵书判二百六部,唐韵并作一百六部,?其通转之例,实得五部。五部者,宫、商、角、征、羽,宋人以唇齿牙舌喉配之,厥后又易为喉腭舌齿唇。古今通韵谓第一宫部为喉音,今韵中东、冬、江、阳、庚、青、蒸七韵是也。七韵中字每读讫,必返喉而入于鼻,唱曲家呼为鼻音。[或谓之穿鼻音。]第二商部为腭音,今韵中真、文、元、寒、删、先六韵是也。六韵中字每读讫,必以下舌抵上腭,恩痕音以舌抵腭,则其收声在恩痕之间也。第三角部为舌音,今韵中鱼、虞、萧、肴、豪、歌、麻、尤八韵是也。八韵中字每读讫,必悬舌居中。[毛氏以上五韵及尤韵为敛唇音,而割歌、麻二韵为直喉音。]第四征部为齿音,今韵中支、微、齐、佳、灰五韵是也。五韵中字每读讫,必以舌挤齿。[或谓之展辅音。]第五羽部为唇音,今韵中侵、覃、盐、咸四韵是也。四韵中字读讫,必两唇相阖,歌曲家呼为闭口音,近人撰古音类表,实畅其说。目用广韵,而移萧、肴、豪、侯诸部为第五部,以侵、覃、盐、咸四部为附声,并割今韵蒸部附焉。此又从乐律二变通之而分部益密矣。凌次仲自谓其词用韵,凡闭口不敢阑入抵腭鼻音,至于抵腭与鼻音亦然。然则词之用韵,不綦严乎。徐灵胎乐府传声,谓曲家尚有落腮、穿齿、穿牙、覆唇、挺舌、透鼻、过鼻种种诸法,则五音四川产一切不足以尽之。  ○五音法  韵书云:合口为宫,开口为商,卷舌为角,齐齿为征,撮口为羽。又云:喉音为宫,齿音为商,牙音为角,舌音为征,唇音为羽。如上所云,盖即沙门神珙五音声论及所分五音之法。  ○四声谱  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序曰:谱曰,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数语若为倚声家言之。其所谓谱,疑即沉氏之四声谱也。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3-6-19 08:33

○朱竹?论词韵  朱生?栓讨谓辽、金、元文字杂以国书字体,其诗词落韵,有出于二百六部之外者。观栓讨所论,即词韵一端可判升降,况有泛滥于辽、金、元之外者乎。  ○两通法  萧山毛氏言四声之中有两通法,平上去三声自为一通,去入二声自为一通。三声自通,必不杂入声一字,二声自通,必不杂平上一字。然?之于词,则固不然。词韵上去自为一通,入声则或通于平,或通于上去二声。若平与上去,当严立畛域,乃无迁就之弊。[沈义父乐府指迷谓词中去声字尤要,入声可代平声,不可代上声。万氏词律一书,实衍沉氏之说。]  ○杨升庵论七音  杨升庵谓七音,即今切韵宫、商、角、征、羽外,有半商、半征,盖牙齿舌喉唇之外,有深浅二音故耳。考梵学于五音外,有折、摄二声,折声自脐轮起至唇上发,如<令牛>字[字浮金反。]之类是也。摄字鼻音,如韵字鼻中发之是也。升庵所谓深浅二音,实剿其说。通雅又以为大宫商之概者,皆此两音也。  ○二合音  古语有二声合为一字者,或谓起于西域二合之音,如龙锺切为癃,潦倒切为老,谓人之癃老,以龙锺潦倒目之,音义取此。案二声合为一字,如狄?为披,弥牟为木,蒺藜为茨,何不为盍,又如鲫令为精,窟笼为孔,皆然。宋时谓之切脚语,是即切字之法所本。又魏善伯言,凡字有首有腹有尾,如都、乌、翁三字,则都为首,乌为腹,翁为尾,共读之即是东字。姑乌庵是甘字,西衣音是心字,此则由古人二合之说,而复引其绪者。  ○词之用字  词之用字,凡同在一纽一弄者,忌相连用之,宋人于此最为矜慎。如柳耆卿雨淋铃词,今[见母牙音,角属纯清。]宵[心母齿头音,商属次清。]酒[照母正齿音,商属次清。]醒[心母齿头音,商属次清。]何[匣母喉音,羽属半浊。]处[清母齿头音,商属次清。]杨[喻母喉音,羽属平。宋人所分四等声,其不清不浊者统谓之平,无所谓全浊声者。若四声等子所列,则以疑、尼、娘、明、微、喻、来、目八母为不清不浊,即宋人所谓平也。其邪、禅二母,不清不浊亦平也。其以群、定、澄、并、奉、从、床、匣八母为全浊者,婺源江氏亦从其说,乃宋人所谓半浊也。]柳[来母半舌音,征属半浊。]岸[疑母牙音,角属平。]晓[匣母喉音,羽属纯清。]风[非母轻唇音,官属纯清。]残[从母齿头音,商属半浊。]月[疑母牙音,角属平。]其用字之法,洵可为轨范矣。词必分清浊轻重,李易安作词论亦云。然周德清撰中原音韵,判为阴阳二声,阴阳者,清浊之谓也。贾子明以轻清为阴,重浊为阳,宋张世南已有其说。阴阳四声俱备,它音易明。惟上声每难剖晰,如董阴动阳,子阴矣阳,皆制词者所宜知。毛氏谓上声无阴阳,盖承中原音韵之说,误矣。  ○宋词用双声  唐人诗喜用双声,宋词亦有之。李师吕天香词“素手金篝”,迭用之法也。康伯可金菊对芙蓉词,前阕“望故人消息迟迟”,下阕“悄为伊瘦损香肌”,消息、瘦损,皆以声也。然二字之外,固无重沓而施之者。  ○词借用诗韵  词称诗馀,故制词者多借用诗韵。考唐孙忄面依陆法言切韵增补,始有唐韵。宋陈彭年等删减之,谓之广韵。宋祁丁度等增广之,谓之集韵。景?四年乃颁行礼部韵略,而衢州毛氏、平水刘氏复增补之。至元黄公绍撰古今韵会,纤悉备矣。厥后阴氏[时中时夫。]并奉平水韵而删并之,遂为通用之本,今之诗韵是也。[婺源江氏云:今世词家习于并韵,谈韵学者亦粗举并韵,甚且误以刘韵为沉约韵。江氏所谓刘韵,即阴氏韵也。桐城方密之撰韵考,既误以今所行之阴氏韵为沈韵,江氏又误以为刘韵,皆未审也。]诗韵之称,自明人作俑,[萧山毛氏谓计赤试字之讹。]而世遂有以诗韵为词韵者矣。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3-6-19 08:34

○陶宗仪韵记  唐五代词,承诗这遗,其韵多与近体诗合。爰园词话谓唐晚五代小令填词用韵,多诡谲不成文,未知其所谓诡谲者安在也。陶宗仪韵记曰:本朝应制颁韵,仅十之二三,而人争习之,户录一篇以黏壁,故无定本。后见东都朱希真复为拟韵,亦仅十有六条。其闭口侵寻监咸廉纤三韵,[以阴阳二声标引,此为曲韵之祖。]不便混入,未遑校雠也。鄱阳张辑,始为衍义以释之。洎冯取洽重为缮录增补,而韵学稍为明备通行矣。值流离日,载于掌大薄,蹄藏于树根盎中,湿朽虫蚀,字无全行,笔无明画,又以杂叶细书如半菽许,愿一有心世道者,详而补之。然见所书十六条,与周德清所辑,小异大同,要以中原之音,而列以入声四韵为准。观南村所记,知宋人制词无待韵本,若张冯所记者,亦泯灭久矣。  ○词韵略  べ斐轩词林韵释一书,但为北曲而设,于词固无与也。至沉去矜始辑词韵略,乱次以济,散无纪律,而万氏[树]、徐氏[钅九]反矜视之,窃所未喻。  ○清词韵  踵词韵略而撰词韵者,本朝则有李氏词韵、胡氏文会堂词韵、吴氏学宋斋词韵、汤氏词韵选隽、[未刻本]郑氏绿漪亭词韵,中惟戈书条理秩然,刊误订讹,多有卓识,视沉书相距远矣。  ○戈氏韵分部  戈氏于入声韵编分五部,?诸唐、宋诸家词,独见精审。惟以第六部之真、谆等韵,第十一部之庚、耕等韵,第十三部之侵韵判而为三,与宋人旨意多不相合。其辨学宋斋词韵,谓所学皆宋人误处,而力诋真、谆、臻、文、欣、魂、痕、庚、耕、清、青、蒸、登、侵十四部同用之非。今考宋词用韵,如柳耆卿少年游,以频、缨、真、云、人通叶。[篇中所谓叶,谓同一韵而上下相叶,非谓以此韵叶彼韵,如顾处士音论所云。]周美成柳梢青,以人、盈、春、心、云、存通叶。李秋崖高阳台,以尘、云、昏、凝、沉、琼、深、痕、情、阴通叶。洪叔?浪淘沙,以冥、晴、春、人、斟、情、鸣、清通叶。周公谨国香慢,以根、婷、春、凝、簪、兄、云、清通叶。奚秋崖芳草,以熏、醒、云、昏、凝、心、林、听、人通叶。张叔夏庆春宫,以晴、人、包括、迎、筝、裙、云、情、泠通叶。毛泽民于飞乐三阕,一以林、阴、深、心、尊、清、春、人通叶,一以云、惊、瓶、心、亭、声、清、应通叶,一以轻、云、匀、神、颦、魂、人、情通叶。略举数家,可得梗概。至上去韵,如高竹屋、王碧山齐天乐,史邦卿双双燕亦然。此等处宋人自有律度,展转相通,强为迁就,固属不可。然概指为误,转无以处宋人,吴氏所辑,亦非无所见也。  ○方音之误  张芸窗水龙吟词,以过、?、露、大、锁、破、我、和、么互叶。[词凡四阕,用韵皆同。]陈君衡长相思,以萧、骚、飘、楼、迢、遥、头、秋互叶。米友仁诉衷情词,以潜、喧、还、偏、山、言互叶。用韵不免错乱。盖前所举者为诸家所通用,此乃方音之误耳。  ○以方音叶  黄鲁直念奴娇词,以笛韵绿。陆放翁云,沪戎间谓笛曰独,故鲁直得借用,此亦以方音叶者。  ○借叶  辛稼轩隐括陶渊明诗,以江窗借叶?韵,卷二一翦梅,亦以窗借叶丛韵。案刘熙释名曰:窗,聪也,尚书舜典达四聪,杜预注四聪作四窗。鲍明远诗,亦以窗叶东韵,读窗若聪。词非其类,稼轩殆因陶诗而偶用之。(lz)  ○制词宜用宋人韵  否,一音方矩切,一音方久切。五代时韦端己应天长以否叶语,冯正中蝶恋花以否叶去,张泌菩萨蛮否叶暮。宋词则从上韵者十之九,从下韵者仅十之一,故调美成垂丝钓以否叶羽,黄鲁直渔家傲以否叶土,黄几仲摸鱼儿以否叶雨,徐师川摸鱼儿以否叶处,李端叔蓦山溪以否叶户,赵秋晓宴清都以否叶鼓。至南渡以后诸家,亦莫不然。又可为制词宜用宋人韵之一证。[下摸鱼儿,乃虞美人之误。]  ○北字音叶  郭恕先佩Δ云:巴蜀谓北曰卜。诗“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叶韵也。[此恕先之臆说。三代时,服字与璧同音,不与卜叶。]五代词则有以北叶促者,若宋之黄竹斋、周美成、张于湖、韩东浦、周公谨、吴梦窗姜尧章,其北字叶韵均作卜音。元李用章洞仙歌词,更选甚南枝与北枝,北亦作平。考司马相如赋,东西南北叶下来韵,古乐府江南曲“鱼戏莲叶北”,叶上西韵,北字之可作平,固不第诗馀然也。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3-6-19 08:35

○词不以复出为禁  周美成齐天乐词,或病其复韵,非也。上句“佳时又逢重午”,指节序言,下句“唤风绫扇小窗午”,指气候言。[选禅词和美成韵,上“午”字作“五”。]大抵文辞用韵,其异义者,原不必以复出为禁。[石林词“谁采?花寄与”,又“怅望兰舟容与”,两“与”字异诂。黄鲁直喝火令两用“寻”字,乃刊本之讹。]  ○词用平侧韵  词有可用平韵亦可用侧韵者,闲中好、好梦令、忆秦娥、霜天晓角、豆叶黄、南歌子、虞美人、浣溪沙、绛都春、步月声声慢、庆清朝、满庭芳、百字令、蜡梅香、满江红、庆佳节、祝英台近、永遇乐、玉楼春、雨中花、喜迁莺,是也。侧韵三声皆可,惟忆秦娥、虞美人、南歌子则宜用入。至渔歌子、南浦等曲,亦平仄二调,然音响迥不侔矣。  ○平侧通叶  词之平侧通叶者,西江月、换巢鸾凤、少年心、渡江云、戚氏、大圣乐、哨遍、玉碾萼、两同心、江城梅花引、古阳关,凡十一调。它词如贺方回水调歌头、杜寿城渔家傲、周公谨露华,亦有通叶,然皆借韵为之,非若数词有定格也。  ○四声可变通  唐人诗所用四声,每有变通,不尽依本音者。李昌谷诗“请上琵琶弦”,琵字以平作入。[白香山诗“金屑琵琶槽”,方雄飞诗“语惭不及琵琶槽”,王龟龄诗“清音下瞰琵琶洲”,苏子瞻词“小莲初上琵琶弦”,并同。]杜少陵诗“恰是春风相欺得”,欺字以平作入。[思必切。]白香山诗“归来无泪可[集中自注可纥反。]求战巾”,可字以上作入。元微之诗“三省讵行怪”,怪字以去作平。李义山诗“簟冰将飘枕”,冰字以平作去。王仲初诗“绿窗红灯酒初醒”,灯字以平作去。杜牧之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十字以入作平,绳知切。[白香山诗“红阑三百九十桥”,陆放翁老学庵笔记谓十转平声,可读为谌。赵德麟西江月词“我生魔了十年”,十皆作平。]又香山诗“当时绮季不请钱”,请字以上作平。[刘氏碎金云:广韵下平十四,清、请,疾盈切,受也。]自是而宋词沿其例矣。  ○上去入作平  词上入皆可作平,而入声最伙。独、一、寂、不、碧、亦等字固为数见。它如张子野踏莎行“密意欲传”,欲作平,黄鲁直渔家傲“系驴橛上合头语”,合作平,苏子瞻如梦令“寄语澡浴人”,浴作平,“帘外百舌儿”,舌作平,向伯恭卜算子“令我发深省”,发作平,辛幼安念奴娇“太白还又名白”,上白字作平,韩东浦卜算子“初过寒食节”,食作平。蒋胜欲贺新郎“节饮食”,节作平,梅花引“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湿作平。吴梦窗“似说春事迟暮”,说作平,王通叟庆清朝“??得天气”,得作平,谢无逸花心动“折翼鸟”,翼作平,姜尧草长亭怨慢“日暮”,日作平,甄云卿霜天晓角“后赤壁”,赤作平。其以上作平者,张仲宗贺新郎“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尔字,舒信道菩萨蛮“忆曾把酒赏红翠”,赏字是也。其以去作平者,晏叔原临江仙“相逢梦里路”,梦字、[王船山亦读“气吞云梦泽”之梦为平。]洪舜俞临江仙“万紫千红鬓上粉”,鬓字是也。  ○以平代侧  词用上入可代平矣,然亦有以平而代侧者。楼梅麓沁园春“此番登高”、张伯寸满江红“又一番元都春色”,两番字皆作去。案唐人诗“先后花分几番开,十番红桐一行死”,读法正同。  ○以入叶平上去  词亦有用入,而叶平上去三声者,杜寿域惜春令“闷无绪玉箫抛掷”,掷字作平叶。晁无咎黄莺儿“两两三三修竹”,竹字作上叶。韩东浦贺新郎“绰约人如玉”,玉字作去叶。[下楚江曲曲字并同。]此类在宋人中正复不少。  ○改入为平  毛泽民忆秦娥词,效五代冯延巳体也。冯词用入韵,故毛词可易为平,犹孙夫人之变李太白词为平韵也。孙词无换韵也。孙词无换韵,毛词兼之。盖古词用入者,宋人多改为平,固不第此调然矣。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3-6-19 08:36

○燕归梁无侧韵  乐府雅词补遗,载无名氏燕归梁词五十字,秦敦父谓前后第二句、第四句,与各家句读不同。愚案:是词用侧韵,燕归梁词从未有作侧韵者,盖李遵勖之滴滴金词也。秦未考正其调名之误耳。  ○用韵借叶  词用韵可借叶,姜尧章长亭怨慢以此叶户。宋人原有此体,惟不可借口以宽其涂。[明人不知叶韵之法,遂以姜词“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为一句。而国初人多宗之,或有改本文“此”字为“许”字者。  ○前人喜用三十六字  前人词多喜用三十六字,欧阳炯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永”、孙孟文谒金门“却羡采鸳三十六”、谭明之浣溪沙“藉花三十六湖香”、张于湖蝶恋花“过尽碧湾三十六”、史邦卿西江月“三十六宫月冷”、曾纯甫金人捧露盘“锦江三十六鳞寒”、王圣与青房并蒂莲“也羞照三十六宫秋”、吴梦窗惜红衣“三十六矶重到”、周公谨木兰花慢“三十六鳞过却”、李秋崖木兰花“三十六梯树杪”、姜尧章惜红衣“三十六陂秋色”,用算博士语皆有致。  ○补缀用字之法  词品载用字之法,所收太滥,苦无区别。愚谓虚字[二字见张玉田词源。]宜详,实义可略,因补缀之。有原书已具,而未条晰者,亦附列焉。  セ,说文,暴也。欧阳永叔渔家傲词“今朝陡觉凋零セ”。  斗与陡同,猝然也,一曰意健语也。杜少陵诗“斗上捩孤影”。舒信道蝶恋花词“斗觉年华换”。  底,匡谬正俗,俗谓何物为底,六朝人诗“持底装作衣”。又通抵,唐人诗“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矬,昨和切,通俗文,短也。欧阳炯词“豆蔻花间矬晚日”。  假饶,犹云纵令,设辞也。蒋竹山词“假饶无分入雕阑”。杨补之词“假饶薄命”。  杀,所下切,大也,疾也。白香山诗“东风莫杀吹”。又通煞,极也。温飞卿词“愁杀平原年少”。秦少游词“瘦杀人天不管”。朱子答陆子静论无极书“太煞分明”。石次仲词“雨儿又煞”。  恁,方言,此也。姜尧章月下笛词“自恁虚度”。  年纪,本光武纪。侯鲭录云:纪,记也,记其年之数。和成绩词“正是破瓜年纪”。  一霎,沈会宗词“一霎时光景也堪惜”。审斋词“一霎峭红如许”。  侬家,苏子瞻诗“应记侬家旧姓西”。  没,小尔雅云,无也。孙孟文词“没人知”。  辛苦,见孔安国书洪范疏,及郑康成诗笺。  者,增韵此也。蜀主王衍词“者边走”。又通“这”,程怀古词“这回真个”。  安排,庄子“安排而去化”。程书舟词“已安排珠簟小胡床”。  {穴?},说文,穴中见也。元微之诗“橹{穴?}动摇妨客梦”。  判同拚。方言,楚人挥弃物谓之拚。杜少陵诗“纵饮久判人共弃”。晏叔原词“已拚长在别离中”。蕻同哄,胡?切,广韵唱声。蒋竹山词“一窗芳蕻”。  么,语馀声也。王仲初诗“众中遗却金钗子,拾得从他要赎么”。去声义同,苏子瞻词“还知么”,叶上朵韵。  探,去声,周易疏,探谓嫖探求取。李太白词“月探金窗罅”。  许,助辞也。古乐府“奈何许。石阙生口中,衔悲不得语”。李太白诗“相去复几许”。贺方回词“试问闲愁知几许”。  ?,韵会,挂也,与■同。李昌谷诗“?云香蔓刺”。王千秋词“醉袖?香黏粉”。  乍可,宁可也。韩退之诗“乍可阻君意”。元微之诗“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  划地,集韵,划,平也。毛平仲词“划地春寒”。  故,说文,使为之也。世说,王谓何曰:“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刘武仲云:“此故字犹云特也。”杜少陵诗“清秋燕子故飞飞”。周美成词“故下封枝雪”。  争,方言,如何也。李义山诗“争拭酬恩泪得干”。  瑟瑟,殷红也。殷文圭诗“水面风吹瑟瑟罗”。又碧也。“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元微之诗“的应未有诸人觉”。  端的,确辞也。高竹屋祝英台近词“瑞的此心苦”。  好在,通鉴,高力士宣上皇诏曰:“诸将士各好在。”张伯雨诗“好在画图留胜迹”。  奈,即无奈省文也。姜尧章词“奈愁里??换时节”。  样,旧唐书柳公权传,刘禹锡称为柳家新样。陈后山词“花样腰身宫样立”。  无那,犹无奈也。王右丞诗“强欲从君无那老”。李后主词“无奈夜长人不寐”。  蘸,庄陷切,广韵,以物内水也。李德润词“岸岸荔枝红蘸水”。  个与个同,齐语,鹿皮四个。史记货殖传,竹竿万个。注,个犹枚也。李太白诗“作个音书能断绝”。又此也。谢无逸词“个中怀抱谁排遣”。又语辞也。王观词“晴则个,阴则个”。  不忿,不平之意也。李正己诗“不忿朝来喜鹊声”。  罨,丹铅总录云,画家有罨画,杂彩色画也。吴兴有罨画溪,然其字当用<青盍>。张子澄诗“罨岸春涛打船尾”。  被,为其所如何也。白香山诗“常被老元偷格律”。  吃虚,杜牧之诗“堪笑吃虚隋炀帝”。  ソ,说文,两手相切摩也。晋书刘毅传,因ソ五木久之。又揉也。曹尧宾诗“手ソ裙带问襄王”。冯正中词“手ソ红杏蕊”。审斋词“更须冰蛹替ソ丝”。黄简词“妆成ソ镜问春风”。  谩,通漫,虚也,枉也。冯延巳词“夜夜梦魂休谩语”。又用为语助,取其因任放浪无所拘栓也。王碧山词“谩重拂琴丝”。  浪与漫同。刘子仪诗“帘声烛影浪多疑”。又虚枉之辞也。杜子美诗“浪作禽填海”。  阿,鸦之入声。三国志庞统传,向者之论,阿谁为失。汉诗“家中有阿谁”。程怀古词“阿寿牵衣仍问我”。绸缪,毛苌诗传云,缠绵也。陈君衡词“水情云意两绸缪”。文选注云,殷勤之意也。柳耆卿词“绸缪凤枕鸳被”。  剩,馀辞也。皮袭美诗“剩欲与君终此志”。又尚也。杜牧之诗“剩肯新年归否”。  ?地,玉篇,?苏骨切。唐玄宗诗“垂杨?地影”。  不成,杜子美诗“不成诛执法”。荣樵仲词“不成天也不容我,去乐清闲”。张蜕岩词“不成便没相逢日”。  旋,事非预为曰旋。王仲初诗“旋翻曲谱声初起”。司空表圣词“旋开旋落旋成空”。  絮,方密之通雅云,方言以濡滞不决为絮。史浩两钞摘腴曰,富郑公偶疑不决。韩魏公曰公又絮。刘夷叔词“休絮休絮,我自明朝归去。”  扌绝,与绝同,断也。尹梅津词“点点爱轻扌绝”。  儿,少意也。向伯恭词“语音娇软带儿痴”。辛稼轩词“晚云做造些儿雨”。  手段,元遗山三乡杂诗“五凤楼头无手段”。  趱,玉篇,散走也。高竹屋词“趱将花落”。  着,方言,语助也。孙孟文词“更愁闻着品弦声”。张宗瑞词“忆着故山萝月”。  劣,陈克词“盆池劣照蔷薇架”。  跟,释名,足后曰跟。广韵,<韦?>履跟后帖也。刘改之沁园春词“微褪些跟”。  忒,说文,更也,从心弋声。辛稼轩词“谁与安排忒好”。  战,孙孟文词“红战灯花笑”。杜安世词“战红杏馀香乱坠”。  趁,广韵,逐也。毛平?词“?氵?还相趁”。周公谨词“几点落英蜂翅趁”。  簇,司空表圣诗“玉阶相簇打金钱”。周美成词“簇清明天气”。  赚,杜彦之诗“??耳骅骝赚杀人”。尹参卿词“赚得王孙狂处”。欧阳永叔词“谁把佳期赚”。  佯,与章切。广韵,诈也。毛熙震词“佯不觑人空婉约”。  厮,蒋竹山词“影厮伴东奔西走”。  <叵寸>,同叵。说文,不可也。温飞卿更漏子词“虽<叵寸>耐”。薛昭蕴词“叵耐无端处”。  尽,即忍切。刘武仲曰:“此尽字犹任也。”许岷词“当初不合尽饶伊”。晏叔原词“尽无端尽日东风恶”。  猛,陈后山清平乐词“猛与将来放着”。沈约之谒金门词“猛记乌衣曾旧识”。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3-6-19 08:36

○词无衬字  吴梦窗唐多令词“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卓人月以纵字为衬字,万氏词律[卷九]已驳正之。盖谓曲有衬字,词无衬字,二者不可相混也。朱子云:“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所谓曲子,指词言之。胡元任云:“唐人调俱失传,今可歌者,小秦王、瑞鹧鸪耳。瑞鹧鸪依字易歌,若小秦王必杂以虚声,乃可歌也。据此,则词虽无衬字,而曲之肇源于词者,概可识矣。”[周公谨唐多令‘燕风轻,庭字正清和’。下阕云‘扇鸾孤,尘暗合欢罗’,句法与梦窗同。]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3-6-19 08:38

●卷四


○自五代至明之词集  唐人于歌咏之暇,兼制小词,忄互有遗佚。又轮廓初启,体犹未盛。延及宋代,大晟所掌,复备宗庙之乐,而学士抒其情愫,教坊习其声律,所作益繁。今取词集、词选、词谱、词话之具存于世者,稍加诠次,自五代始,迄于明止。若数阕流传,附诸篇末者则汰之。按籍以求,梗概略备矣。[唐五代时,如金荃、握兰集、谪仙集、兰畹集,目存书亡。至宋刘子?词附屏山集、岳忠武词附金陀粹编、明王行俭词附抑庵集,此类均未成帙。若本朝钦定词谱外,则有秀水朱氏词综、王氏、陶氏续编、阳湖张氏词选、阳羡万氏词律、德清徐氏续词律、吴江徐氏词苑丛谈、萧山峰志氏、长洲彭氏、吴县吴氏词话及诸家所撰著者,近在眉睫,度无弗知。]  阳春集一卷,五代冯延巳撰。[钱塘何氏藏本。]  珠玉词一卷宋晏殊撰。[陆敕先校宋本。汲古阁本。]  逍遥词一卷,宋潘阆撰。[归安陆氏藏本。]  近体乐府三卷,宋欧阳?撰。[毛斧季手校本。古虞毛氏六十家词钞载六一词并一卷。]  东坡词一卷,宋苏轼撰。[毛斧季手校本。汲古阁本。文忠公集编三卷。陈直斋书录解题编二卷。]  孙镇注东坡乐府一卷,宋苏轼撰。  小山词二卷,宋晏几道撰。  山谷词一卷,宋黄庭坚撰。  张子野词二卷,补遗一卷,宋张先撰。  乐章集一卷,宋柳三变撰。  东山?声乐府三卷,补遗一卷,宋贺铸撰。  东堂词一卷,宋毛滂撰。  溪堂词一卷,宋谢逸撰。  淮海词一卷,宋秦观撰。  晁无咎词六卷,宋晁补之撰。  后山词一卷,宋陈师道撰。  漱玉词一卷,宋李清照撰。  巢令君阮户部词一卷,宋阮阅撰。  姑溪词一卷,宋李之仪撰。  寿域词一卷,宋杜安世撰。  片玉词二卷,宋周邦彦撰。  和清真词一卷,宋方千里撰。  初寮词一卷,宋王安中撰。  虚斋乐府二卷,宋赵以夫撰。  大观?平词一卷,宋李元白撰。  断肠词一卷,宋朱淑真撰。  石林词一卷,宋叶梦得撰。  酒边词一卷,宋向子?撰。  筠溪乐府一卷,宋李弥逊撰。  澹庵长短句一卷,宋胡铨撰。  樵歌三卷,宋朱敦儒撰。  龟峰词一卷,宋陈经国撰。  白雪遗音一卷,宋陈德武撰。  乐斋词一卷,宋向镐撰。  碎锦词一卷,宋李好古撰。  樵隐词一卷,宋毛开撰。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3-6-19 08:38

文溪词一卷,宋李昴英撰。  渭川居士词一卷,宋吕胜己撰。  得全居士词一卷,宋赵鼎撰。  拙庵词一卷,宋赵?老撰。  阳春集一卷,宋米元晖撰。  章华词一卷,宋无名氏撰。  文简词一卷,宋程大昌撰。  双溪词一卷,宋冯取洽撰。  涧泉诗馀一卷,宋韩氵虎撰。  坦庵词一卷,宋赵师侠撰。  无住词一卷,宋陈与义撰。  ?兰窟词一卷,宋侯?撰。  丹阳词一卷,宋葛胜仲撰。  竹坡词三卷,宋周紫芝撰。  海野词一卷,宋曾觌撰。  金谷遗音一卷,宋石孝友撰。  ?水词一卷,宋程泌撰。  知稼翁词一卷,宋黄公度撰。  圣求词一卷,宋吕滨老撰。  芦川词一卷,宋张元?撰。  东浦词一卷,宋韩玉撰。  逃禅词一卷,宋杨无咎撰。  惜香乐府十卷,宋赵长卿撰。  审斋词一卷,宋王千秋撰。  介庵词一卷,宋赵彦端撰。  归愚词一卷,宋葛立方撰。  平斋词一卷,宋洪咨夔撰。  书舟词一卷,宋程垓撰。  雪山诗馀一卷,宋王质撰。  竹斋诗馀一卷,宋黄机撰。  芸窗词一卷,宋张榘撰。  双溪词一卷,宋王炎撰。  绮川词一卷,宋倪称撰。  于湖词三卷,宋张孝祥撰。  放翁词二卷,宋陆游撰。  稼轩词四卷,宋辛弃疾撰。  石湖词一卷,补遗一卷,宋范成大撰。  和石湖词一卷,宋陈三聘撰。  后村别调一卷,宋刘克庄撰。  近体乐府一卷,宋周必大撰。  文定词一卷,宋丘?撰。  龙川词一卷,补遗一卷,宋陈亮撰。  篁?栗词一卷,宋刘子寰撰。  燕喜词一卷,宋曹冠撰。  梅溪词一卷,宋史达祖撰。  竹屋痴语一卷,宋高观国撰。  龟峰词一卷,宋陈人杰撰。  乐章三卷,宋洪适撰。  西樵语业一卷,宋杨炎正撰。  白石道人歌曲四卷,别集一卷,宋姜夔撰。  白石词一卷,宋姜夔撰。  履斋词一卷,宋吴潜撰。  空同词一卷,宋洪?荼撰。  竹山词一卷,宋蒋捷撰。  烘堂词一卷,宋卢炳撰。  龙洲词一卷,宋刘过撰。  蒲江词一卷,宋卢祖皋撰。  花外集一卷,宋王沂孙撰。  日湖渔唱一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宋陈允平撰。  西麓继周词一卷,宋陈允平撰。  梦窗甲乙丙丁四稿,宋吴文英撰。  养拙堂词一卷,宋管鉴撰。  散花庵词一卷,宋黄?撰。  山中白云词八卷,宋张炎撰。  ?洲渔笛谱二卷,宋周密撰。  袁宣卿词一卷,宋袁去华撰。  箫台公馀词一卷,宋姚述尧撰。  烟波渔隐词二卷,宋宋伯仁撰。  蓬莱鼓吹一卷,宋夏文鼎撰。  风雅遗音二卷,宋林正大撰。  省斋诗馀一卷,宋廖行之撰。  抚掌词一卷,宋无名氏撰,南城欧良编。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三卷,金蔡松年撰,魏道明注解。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3-6-19 08:38

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金元好问撰。  遗山乐府一卷,金元好问撰,凌云翰编。  天籁集二卷,金白朴撰。  无弦琴谱二卷,元仇远撰。  藏春词一卷,元刘秉忠撰。  樵庵词一卷,元刘因撰。  双溪醉隐乐府十一卷,元耶律铸撰。  蜕岩词二卷,元张翥撰。  松雪词一卷,元赵孟ぽ撰。  菊庄乐府一卷,元段克己撰。  Т斋乐府一卷,元段成己撰。  道园乐府一卷,元虞集撰。  蚁术词选四卷,元邵亨贞撰。  静春词一卷,元袁易撰。  竹斋词一卷,元沉禧撰。  古山乐府一卷,元张?撰。  贞居词一卷,元张天雨撰。  扣舷词一卷,明高启撰。  眉庵词一卷,明杨基撰。  写情词一卷,明刘基撰。  玉霄词六卷,明滕玉霄撰。  乐府遗音五卷,明瞿佑撰。  桂洲词二卷,明夏言撰。  花影集五卷,明施绍莘撰。  玉霄仙明珠集,明吴子孝撰。  花间集十卷,蜀赵崇祚编。  类编草堂诗馀四卷,宋无名氏编。  梅苑十卷,宋黄大舆编。  乐府雅词三卷,拾遗二卷,宋曾忄造编。  阳春白雪八卷,外集一集,宋赵闻礼编。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3-6-19 08:39

花庵词选二十卷,宋黄?编。  乐府补题一卷,宋无名氏编。  李氏花萼楼词五卷,宋无名氏编。  绝妙好词七卷,宋周密编。  方壶词三卷、水云词一卷,宋汪莘、元汪元量撰。  中州乐府一卷,鑫凶好问编。  宋旧宫人诗词一卷,元汪元量编。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四卷,元杨朝英编。  元草堂诗馀三卷,元人编。  花草粹编二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陈耀文编。  尊前集二卷,明顾梧芳编。  宋六十名家词九十卷,明毛晋编。  秦张诗馀合璧,明王象晋编。  国朝诗馀五卷,明钱允治编。  草堂诗馀十二卷,明沉际飞编。  古今词统十六卷,明卓人月编。  词林万选四卷,明杨慎编。  鸣鹤馀音八卷,方外彭致中编。  诗馀图谱三卷,附录二卷,明张纟延编。  啸馀谱十卷,明程明善撰。  碧鸡漫志一卷,宋王灼编。  乐府指迷一卷,宋沈义父撰。  词源二卷,宋张炎撰。  词旨一卷,元陆辅之撰。  唐词纪十六卷,明董逢源撰。  渚山堂词话三卷,明陈霆撰。  词评一卷,明王世贞撰。  词林韵释五卷,元无名氏撰。  词韵四卷,明沉谦撰。  词韵四卷,明仲恒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词征 [清] 张德瀛撰 卷三至卷四